《新書架》 李曉杰 攝
《果鄉學習室》 劉宗文 攝
《工地上的圖書館》 崔立來 攝
《紅色誦讀伴成長》 趙秀然 攝
《全神貫注》 畢永健 攝
《書海徜徉》 趙增福 攝
《知識殿堂》 徐希前 攝
《寶寶借書記》 葛明華 攝
? “書聲、雨聲、讀書聲,聲聲入耳;家事、國事、天下事,事事關心”。這該是關于讀書的最美畫面,也是讀書意義的最直接表達吧。
近年來去書店,每次都能看到某個區域陪孩子讀書的家長,也曾在路邊看到閑暇片刻看書人的專注,或者到圖書館,看到那么多默然看書的身影,很溫暖、很安靜,很美好,也總想坐下來翻開一本書。有個朋友曾笑著說,讀書是會傳染的。對于喜歡讀書的人來說,的確是會傳染的。每個讀書的人目的不同,但或許有一點是相同的,那就是讀書帶來的快樂和自由。
人的一生很短,但世間有許多事、有許多人,是我們不曾有機會經歷的,也是我們無緣識見的。然而翻開的書中,或古或今的內容,或喜或悲的故事,或美或丑的畫面,瞬間呈現在眼前。總有些許事、些許人、些許道理明示著自己對生活的理解、對人生的感悟,或對美好的憧憬。
讀書也是內心最自由的事情,不管何時何地,手握一本書,你就能在古今之間、天地宇宙之間敞懷。有人也說讀書是最容易的事,只要你肯用心、肯下功夫,書總能帶給你許多意外、許多收獲、甚至許多驚喜。
梁曉聲曾說過,“讀書能改變人的命運”。每個人出生的境遇或許不同,但書卻平等地對待每個人。你怎樣地讀書,書就帶給你怎樣的品格,人生就有怎樣的厚度。
讀書是很私人的事情,讀什么書是個人的喜好和自由,是個人修養自身的選擇。然而,讀書又并不是很小的事情。當一個人始終在讀書的時候,他的人生必定是豐盈的,是與眾不同的;當一家的人喜歡讀書的時候,他的家風一定是不同的,代代的家風會沉淀成一種書香、一種和諧;當讀書的風尚在一個地區、乃至整個國家傳承的時候,就會有一種民族的精神昂然毅力。
所以,讀書不是一個人的事情,是一個民族的事情。從你我開始,從讀書開始,用智慧為民族的興盛添磚加瓦,該是多么幸福的事情。 (文/黃華)
- 相關新聞
- 帶頭制止餐飲浪費 切實養成節約習慣 建設文明節儉的模范機關倡議書
- 中心城區2875輛出租車開始全面“體檢”
- 厚植為民情懷 強化責任擔當 奮力闖出淄博高質量發展新天地
- 雙重預防體系建設的“沂源實踐”
- 齊風海韻一杯酒
- 全市首家書香工會新媒體圖書館揭牌
- 全面建設雙創特色全程孵化載體
- 聞令而動 迅即馳援
- 我是裕祿故鄉人 敬業奉獻為人民
- 淄博大劇院十五場 演出即將集中開票
- 市人大常委會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集體學習研討
- 市政協黨組召開擴大會議
- 帶頭制止餐飲浪費 切實養成節約習慣 建設文明節儉的模范機關倡議書
- 全市學習貫徹《民法典》座談會議召開
- 堅持“項目為王” 狠抓投產達效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
- 市政府召開第七十九次常務會議
- 市政府召開黨組會議
- 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舉行第六十七次會議
- 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召開擴大會議
- 江敦濤會見山東眾陽集團董事長吳軍